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管沟开挖堆土、平整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行驶引起的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管道施工焊接时产生的焊接烟尘等,通过合理安排工期、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管线施工沿线两侧设置2.5高的围挡、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开挖土方及时回填或苫盖等措施减少施工期扬尘影响。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食宿依托周围饭店、小区等设施,生活污水经小区内化粪池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声来源于施工开挖等施工活动中的施工机械运行、汽车运输等,采用先进低噪设备,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适当控制机械作业密度,避免形成噪声叠加,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禁夜间(22:00-6:00)进行机械施工,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障。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施工废料和建筑垃圾。施工中的生活垃圾采用垃圾袋集中收集,定期送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指定地点合理处置。施工废料部分可回收利用,剩余部分集中收集定期运往当地政府指定地点合理处置。建筑垃圾尽量用于附近低洼处填补,剩余部分和公路开挖产生的建筑垃圾送政府指定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
5、生态环境防治措施
最大程度保护目前的绿化植被,管理好施工车辆和人员,按施工便道通行,防止土地占用范围扩大;减少开挖面积,管线施工作业面宽度控制在4m范围内;管线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进行恢复,为保护管道不受深根系植被破坏,在管道上部土壤中可种植当地浅根系植被,采用灌、草结合方式,全面恢复植被。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供热管线在正常运营过程无废气产生。
2、水污染防治措施
供热管线在正常运营过程无废水产生。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正常运营过程中主要为电厂内首站噪声,水泵采取基础减震等措施后,场界昼、夜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无固废产生。
|